雲南旅遊-青旅線上

雲南特價旅遊

雲南品質旅遊

雲南純玩旅遊

雲南攝影旅遊

高爾夫旅遊

雲南自由行

國內旅遊線路

出境旅遊線路

會議預定

雲南酒店

旅遊租車

 雲南地州旅遊
 本網相關說明
 雲南旅遊專門頻道
 

雲南旅遊-青旅線上>>雲南旅遊景點>>楚雄旅遊>>楚雄民族簡述

   

楚雄民族簡述

楚雄州是以彝族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居住的地區。據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州內共有彝、漢、僳僳、苗、傣、回、白、哈尼、壯等36個民族。在這36個民族中,已在楚雄州境定居百年以上的有彝、漢、僳僳、苗、傣、回、白、哈尼8個民族,人口均在4000人以上。其中漢族和回族主要聚居於城鎮、壩區或交通沿線,彝族、白族、僳僳族、哈尼族主要聚居或雜居於山區和半山區,苗族主要聚居于冷涼或高寒山區,傣族主要分佈于武定、永仁、大姚3縣的金沙江河谷地帶。其餘28個民族在楚雄州境定居時間一般在百年以下,大多數是在本世紀50年代前後來州境經商、教學、服兵役、當工人或幹部而定居下來的,因而也主要分佈於城鎮、礦山或交通沿線。就民族人口分佈的總格局而言,約占人口總數70%的漢族居住於全州總面積不到30%的壩區和半山區;而占總人口30%的各少數民族,居住於占全州總面積70%以上的山區、半山區、河谷地區。相對他說,漢族聚居區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水利、交通條件較好;而各少數民族地區則地廣人稀、山高穀深、交通不便,但資源比較豐富。

楚雄州境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長期以來,各民族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怠,相互依存,創造了自己的歷史文化。自新石器時代以來,楚雄州境活動者氏羌、百淄、百越三大族群,他們頻繁遷徒、融匯發展,到秦漢時期,形成以滇文化(其後是輟文化)為主要特徵的人們共同體。唐宋之際,各民族漸次進入封建領主制階段,元、明時期實行土官制度,楚雄州境分佈有楚雄高氏、姚安高氏和武定鳳氏等40多個土官。明初以來,大量漢族進入州境屯墾,帶來了較領主制先進的地主制經濟,以及先進的農耕技術,促進了楚雄州各民族社會經濟的發展。自此漢族人口劇增,成為州境人數最多的民族。並逐漸演化成了大致與現今相同的民族分佈格局。

楚雄州境各民族社會經濟的發展歷來是不平衡的。相對而言,居住于壩區的漢族與回族發展較快,明代地主經濟已經形成,明末清初改土歸流基本完成後,地主經濟得以確立。隨著商品經濟的出現,礦產(主要是鹽、銀、鐵)的開發,產生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居住於山區、半山區與河谷地區的彝、僳僳、哈尼、傣、苗等民族,則相對地後進,這些地區的封建領主制被長期延襲下來,土司制度到本世紀30年代末才基本退出歷史舞臺。同時由於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地域分割,資訊閉塞,長期形成了自給自足的封閉的自然經濟,生產力十分低下。直至50年代前,在一些少數民族居住的邊遠高寒山區,仍是刀耕火種,遷徙無常,加之土司、地主或頭人的重重剝削和壓迫,生活極端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