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青旅在线

云南特价旅游

云南品质旅游

云南纯玩旅游

云南摄影旅游

高尔夫旅游

云南自由行

国内旅游线路

出境旅游线路

会议预定

云南酒店

旅游租车

 云南地州旅游
 本网相关说明
 云南旅游专门频道
 

云南旅游-青旅在线>>云南旅游景点>>大理旅游>>白族文化艺术

   

白族文化艺术

白族在长么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极其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远在新石器时代,占硅先民就会种植水稻、大麦、小麦、豆、麻等多种植物,到南调时修治了“殊为精好”的山田,在苍山玉局峰顶修建了“横渠道”和“高河”水利工程,引十八溪水,“灌因数万顷”。历法、天文气象、医学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如曲人白族学者周思源著的《太和更漏中星表》、清代浪弯何中基的《星象考》、陈洞天的《洞天秘典注》、李星嫁的《奇验书方》、赵予罗的《本草别解》、《救疫奇方》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白族人民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也具有声越的才能,不少遗迹至今仍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外闻名的大理三塔,主塔高六十九点一三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大雁塔,虽历千余年的风雨剥蚀和地震摇撼,仍巍然屹立。朝川石宝山的石窟人像,为唐宋时代劳动人民精心雕歌技艺高超,人物体态多姿、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还有大理弘圣寺塔、蛇骨塔和弥渡铜柱铁庙,以及南沼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等建筑雕刻,都是极为宝贵的历史文物。白族绘画艺术也是丰富多采购。

公元八九九年张顾、主奉宗所绘的《南馏中兴国史画卷》,千一七二中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的《大理面卷》,是现存的古代白族人民创作的名画,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反映了古代白族人民的高度艺术成就。曰旗人民还创作了不少精美的壁画、版画、雕塑和木刻。白族在史学上也有丰富的遗产。早在唐宋时代已有《张氏国史》、《白史》、《国史》等著作出现。元代则有《白古疆》、《玄峰年运志》等书问世。这些书籍今虽侠亡,但片断章节还散见于明代著作和碑文中。明清两代,白族学者对白族掌效普遍进行整理,如朗代杨鼎著有《南谓通记》十卷,黑新翟著《西南列国志》百卷,此外,还有无名氏的《自古通记浅述》、清嚣善庆的《云龙野史》等,这些著述都保存了很多史料。白族史学者,还编著了许多地方志书,明代有李元阳的《大理府志》和《万历云南通志》等,清代张相度套《太和县志》,洱源王澎主编过《道光云南通志稿》二百一十六卷,关将正史中有关云南重要史料缉出编成二十一卷的《云南备征志》,对云南史料做了大量的整理工作。洱源由日学者杨琼写过《滇中杂琐》。

清末剑川赵藩编纂了《云南丛书》二百种,《举袭公年谱》四卷、《滇中兵事记》二十卷等。爱国诗人赵式铭著有《白文考》、《绍文考》、《么些文考》、《汉书传补窿》、《云南光复志》、《考察四川灌县堰工利病书》、《滇冠辨略》等。周锤藏主持过编写卷跌措策的《新纂云南通志》工作。草拟有《天南电光集》等。这些都对云南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保存,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白族人民具有悠久文化传统,有丰富多采的民间文学艺术。历代白族人民创作的《创世纪》、《九隆神话》、《杜朝选》、《段赤城斩解》(又名《蛇骨塔》)及《火烧松明楼》、《望夫云》、《额角庄》、《鸟吊山》、《海西海》、《小黄龙与大黑龙》等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胎炙人口。它们从各个方面描绘了白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和斗争,为白族人民世代传诵。这些传说故事都具有独特的构思,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情节曲折,想象丰富,人物性格突出鲜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解放后经发掘整理,已编出《白族文学史》、《白族民间传说故事集》等,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电影《五朵金花》曾将白族的这些风情活灵活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已为人们所熟悉。他们所唱的民歌,包括“白族调”、“对口山歌”、“小调”、“本子曲”等几大类,一般用三弦、四呐或树叶伴奏。各地的唱腔和音律都有不同的风格,大理的高吭喊亮,剑川的委婉流畅,洱源西山的优美动人。但都采用“三七一五”格律,讲求压韵,且一韵到底。对口山歌和小调,多用吸语唱,称为“汉曲”。古代白族先民就创造出诗歌舞蹈紧密结合的“蹈歌”,后来发展成为富有地方民族特点的舞蹈,著名的有“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龙灯舞”和“狮子舞”等。其中“狮子舞”,在南诏时已传人中原,曾在长安皇宫荫德殿中为唐德宗演出。《南诏奉圣乐》则被列为唐朝是四部乐曲之一,丰富了祖国的音乐和舞蹈艺术。白族曲艺“大本曲”,是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始于明代,曲调共有三腔九板十八调。演唱时白、汉语夹用,以三弦伴奏,音乐随唱词而变化,曲调悠扬婉转,辅以表情与手势,能表演出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已具有戏剧的雏型。近代著名的歌手是剑川张明德、大理的黑明星、杨汉等老艺人。解放后,在党曲文艺方针指引下,在白族“大本曲”和“吹吹腔”两种传统曲调基础上,形成一个新兴民族剧种——白剧,它的唱词仍采用“三七一五”的民歌形式,唱腔有三十多种。演唱时以四购、锣鼓伴奏,歌舞结合,具有高亢激越、热烈欢畅的特色。一九六二年正式成立了大理州白剧团,曾先后编演过《杜朝选》、《火烧磨房》、《寨仪下科》等戏,后来叉到昆明、成都、北京等地演出了《苍山红掏》、《红色三弦》、《望夫云》等大戏,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现在,白剧正以崭新的内容和传统形式反映白族人民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生活,成为百花园中又一技瑰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