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多姿的雲南民族樂器
雲南民族樂器是我省民族文化藝術中的一塊瑰寶。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雲南省的少數民族都能歌善舞,這些民族樂器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的。據統計,我省民族樂器約一百多種,多種多樣,各具特色,我們一般把它們分為四大類,即打擊樂器、吹管樂器、彈拔樂器、拉絃樂器。
打擊樂器:
如傣族的鋩、鈸、象腳鼓;彝族、瑤族、壯族的銅鼓;佤族的木鼓;基諾族的竹筒琴;克木人的道道。這類樂器節奏鮮明、音量宏大,多用於節日慶典的儀式中,同時也作為歌舞中的伴奏樂器。
吹管樂器:
如苗族、瑤族、佤族、彝族、壯族的葫蘆笙;彝族、哈尼族、納西族、景頗族、怒族、獨龍族、拉祜族的笛;彝族、哈尼族、傣族的巴烏;彝族的吐魯。這類樂器音色優美,表現力豐富,吹奏出的曲子活潑生動,優美抒情。
彈拔樂器:
如彝族、白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德昂族的月琴(又叫弦子)、口弦、三弦;蒙古族的“渾不似”。這類樂器多為男女青年集會、對歌或跳舞時的伴奏。青年男女常用月琴和口弦,一對一答,傳遞心中的愛情。
拉絃樂器:
如納西族的二胡、三弦胡;克林人“丁墨”。這類樂器受漢族樂器影響較大,但演奏的曲詞和指法,與漢族胡琴完全不同。在一些彝族地區,如楚雄、石林等地,還有用京胡配月琴、笛等樂器“打跳”(即打歌)。
總的說來,雲南民族樂器有兩大特點,一是雲南民族樂器多是就地取材、手工製作;二是雲南民族樂器講究裝飾。在雲南省民族地區,到處是竹林,人們就地取材,製作自己喜愛的口弦、笛、笙、二胡、竹筒琴、道道……等樂器。彝族長詩《阿詩瑪》中:“破竹成四塊,劃竹成八片,多好的竹子呀,拿來做口弦。”可謂是對製作竹樂器的生動描述。
雲南民族樂器在其裝飾上也很考究,突出表現了各民族的風格特點。一件樂器也是一件精巧的工藝品。如果您買上一副口弦,口弦上的花紋會使你瞭解到少數民族的雕刻技藝是如此精細;如果您是位元音樂愛好者,那民族樂器所演奏出的天籟之聲,一定會讓你著迷…… |